首页 >抽动症

关于抽动症,这些事家长一定要知道

精神病治疗,可享医保报销

在线咨询,点击免费通话

       抽动症,学名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的神经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身体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突然、无目的、快速、刻板的肌肉收缩。它并非孩子的坏习惯,而是一种需要被正确认识和对待的疾病。

       一、抽动症的表现

       抽动症主要分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运动性抽动表现为眨眼、皱眉、咬唇、歪嘴、摇头、耸肩等;发声性抽动则表现为清嗓子、咳嗽、尖叫等。这些症状反复发作、交替出现,且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等因素有所变化。

       二、抽动症的病因

       目前医学界尚未明确抽动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推测是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因素、心理、社会环境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感染、压力、焦虑、惊吓、疲劳、过敏、被提醒、父母管教过严、观看恐怖片、过长的屏幕时间等都可能是抽动障碍的加重因素。

image

       三、抽动症的危害

       长期或严重的抽动会对儿童生理、心理带来诸多危害,如社会交往中被孤立,产生焦虑、抑郁、低自尊等情绪;长期严重抽动所致的重复性非生理性运动可引起抽动部位疼痛和损伤;此外,抽动常伴有诸多共患病,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症、睡眠障碍等。

       四、抽动症的诊断

       抽动症是一个排他性诊断,无法通过某个特异性检查来确诊。医生需要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而有重点的体格检查,同时做一系列神经心理行为测试、脑电图检查、血常规、血沉、抗“O”、铜蓝蛋白等辅助检查,鉴别和排除与抽动症相似的其它疾病。

       五、抽动症的治疗

       抽动症的治疗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对于轻度抽动,不影响孩子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可以通过心理行为治疗,不需要药物干预;对于中重度抽动,影响日常生活、学校和社会活动的,当心理教育和行为治疗无效或无法控制时,需要药物治疗。中医治疗也可作为辅助手段,如中药及外治治疗,包括经颅磁治疗仪、针灸、耳穴、揿针等。

       六、抽动症的注意事项

       1.家长要保持平和心态,不要过于专注孩子的举止与动作,过度关注及提醒会无形中强化孩子的抽动,更不要采取斥责打骂的方式,会增加孩子的焦虑及紧张,加重症状。应该给孩子多一些陪伴,多一些关爱,进行正向引导。

       2.孩子在治疗过程中,无论是服用中药还是西药,都不能随意停药,要在医师指导下根据病情逐渐减量或停药,以防突然停药造成病情反复或症状加重。

       3.孩子应忌食含碳酸、咖啡因的饮料或食品,忌食含孜然、胡椒类烧烤食物,少食油腻、油炸食品及甜食。

       4.控制孩子的屏幕时间,电脑、电视、手机每天使用不超过30分钟为宜,避免看血腥、紧张的电影电视剧、玩刺激性游戏。

       5.让孩子多参与体育活动、文艺活动,适度增加运动、减轻学业负担,保证孩子的睡眠。

       6.季节交换期,尤其是春、秋季为感冒高发期,应注意患儿的脱、穿衣,谨防感冒,感冒极易引起患儿复发或症状复发、加重。

       7.家长要与老师做好沟通,让老师清楚了解孩子的一系列行为是由于疾病导致的,并非调皮捣蛋,获得老师的理解,同时协调同伴关系,减少来自学校及同伴社交带来的歧视。

       抽动症并非不治之症,只要家长正确认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大多数孩子在青春期后症状会逐渐缓解。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抽动症儿童创造一个理解、包容、支持和充满爱的成长环境。

画板 105

上一篇:抽动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昆明康瑞医院的治疗优势

下一篇:没有了

热点问题:本月精神病患者关注的问题.

医师团队
    宋军中医脑病科首席专家

    中医脑病科科主任

    简介:宋军,中共党员,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失眠、抑郁、焦虑、头晕、脑缺血、脑梗塞、帕金森、扭曲痉挛等

    何栋源神经内科主任

    国际神经修复学会成员

    简介:何栋源,神经内科主任。擅长脑萎缩、脑出血后遗症、脑梗后遗症、帕金森、脑瘫等

    陈鸿耀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简介:陈鸿耀,副主任医师,临床工作40余年。擅长帕金森病,原发性震颤,扭转痉挛,秽语抽动综合症等肌张力等

    宋慰春主任医师/教授

    昆明市中医医院心理科主任

    简介: 宋慰春,运用心理咨询及现代心理治疗、心理测验的方法开展心理成长咨询认知行为治疗、心理分析治疗

    任忠文副主任医师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精神科主任

    简介: 任忠文,副主任医师,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神经症、心理障碍、抑郁症及双相情感障碍、青少年心理问题的

    郑琳主任医师/教授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

    简介: 郑琳,从事临床医疗工作30余年。擅长偏瘫、脑瘫、脊髓和周围神经损伤等神经系统伤病后功能障碍的康复

    马玉辉心理咨询与治疗学教授

    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导师

    简介: 马玉辉,专职从事三甲医院心理科门诊工作经验30余年,擅长咨询治疗更年期障碍、情绪障碍、进食障碍、人

    李向新主任医师/教授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简介: 李向新,从事神经外科学专业临床医疗工作近40年。擅长颅脑损伤、脑血管病、颅内肿瘤微创外科手术治疗

    王伟民主任医师/教授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简介: 王伟民,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垂体腺瘤微创手术治疗,颅脑肿瘤、脊髓病变、颅脑损

自助挂号:离健康更近一步
1、您今年多大年龄?
40岁以下     40-50岁
50-60岁      60岁以上
2、您出现以下哪些问题?
抽动症 自闭症
焦虑 精神发育迟缓
双相情感障碍           精神分裂症
抑郁障碍 强迫症
3、您出现以上情况已经多久了?
1年以内      2-3年
3-4年         5年以上
4、之前有没有去医院做过检查?
有               没有
5、您有没有接受过相关治疗?
西药           中药
保健品        仪器理疗
6、性别:
男              
7、您的手机号码或微信号(根据您病情免费解答,为 您制定诊疗方案)
姓名:
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