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 3 月 30 日是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这一天是为了纪念著名画家梵高,他可能受双相情感障碍困扰。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会在抑郁与躁狂两极间反复切换,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痛苦。但通过早期诊断和全面治疗,大多数患者都可有效管理症状,恢复正常生活。
专业治疗:多管齐下,精准施策
昆明康瑞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任忠文主任,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方面造诣深厚。他强调,治疗需结合多种方法,制定个性化方案。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核心手段。医生会根据患者症状和病情,选择合适药物,如 心境稳定剂(锂盐、丙戊酸盐等)、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喹硫平等)和 抗抑郁药物(选择性 5 -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在治疗中,实时监测血药浓度,确保用药安全。
物理治疗
无抽搐电休克(MECT)和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常用物理治疗方法。MECT 可快速缓解严重抑郁等患者症状,治疗过程有麻醉保障。rTMS 通过磁场刺激大脑特定区域,改善神经功能,尤其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患者。此外,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和光照疗法也可辅助情绪管理。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CBT)和家庭治疗等心理治疗方法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作用显著。CBT 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思维模式,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家庭治疗改善患者与家人关系,为患者创造良好康复环境。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带来新选择。中药调理根据患者症状、体质辨证论治,可缓解西药副作用,提升患者舒适度。
患者就诊案例:李女士的康复之路
32 岁的李女士,近 2 年来情绪波动大,反复发作。躁狂时言语滔滔不绝、做事冲动,抑郁时则整日以泪洗面,对生活失去希望。家人发现异常后,陪她前往昆明康瑞医院寻求任忠文主任的帮助。任主任接诊后,为李女士进行了全面检查。通过病史采集,了解她的症状表现、发作频率等信息;精神状态检查中,观察其情绪、思维等表现;同时结合心理测评量表进行评估,最终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在治疗初期,李女士对服药存在抵触情绪,依从性较差。任主任耐心地向她解释药物治疗的必要性,并根据她的身体状况和病情特点,精心挑选了副作用相对较小的药物。同时,安排专人对李女士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她对药物治疗的恐惧。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李女士的情绪逐渐趋于稳定。为进一步改善她的社交和情绪管理能力,任主任将认知行为疗法(CBT)引入治疗过程。在治疗过程中,李女士学会了识别和改变自己的负面思维模式,逐步掌握了应对压力和情绪波动的技巧。同时,任主任还安排李女士参加小组心理治疗,通过与其他患者的交流和分享,她感受到自己并不孤单,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最终,李女士成功重返工作岗位,开启了新生活。她感慨道:“任主任不仅帮我摆脱了疾病折磨,更让我重拾生活的勇气。”
昆明康瑞医院在任忠文主任带领下,凭借专业团队和先进设备,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带来希望。如果您或身边的人有类似症状,建议尽早就医。
热点问题:本月精神病患者关注的问题.